由于饑餓鯊徹底整合進東芝體系
,廣受好評的OCZ Trion 150已經(jīng)正式更名為東芝饑餓鯊TR150
,據(jù)已經(jīng)買到新版的小伙伴透露,新品TR150的設(shè)備名稱就叫Toshiba-TR150
。東芝Q300和他的饑餓鯊馬甲們的關(guān)系如下:

當初被扣上掉盤王帽子的是搭載SAFM11.1出廠固件的舊版東芝Q300
,與早期出貨的Trion 100一樣,寫入性能不佳
,初版固件有特定情況下潛在掉盤隱患
。后來Trion 100和舊版東芝Q300都獲得了修補固件:SAFM11.2。下圖是Trion 100的拆解圖
,東芝舊版Q300與之基本一致:TC58主控搭配4顆BGA封裝的A19 TLC閃存
。

半長PCB,單面顆粒布局
,背面沒有緩存或閃存元件
。

而到了新版東芝Q300/OCZ Trion 150/東芝饑餓鯊TR150這一代,主控還是TC58不變
,閃存顆粒已經(jīng)更換為新一代15nm TLC
,240GB容量上使用了16顆TSOP封裝的閃存顆粒。下圖是東芝新版Q300.的拆解
,外觀上與老版Q300的差別僅僅是型號后邊多出一個英文句號圓點
,但內(nèi)部閃存已經(jīng)改變:

全長PCB,雙面顆粒布局
。相比老版產(chǎn)品
,現(xiàn)在的Q300在主控上方增加了導熱貼,可將主控熱量快速傳導至金屬外殼上散發(fā)出去
,工作溫度大為下降
。

OCZ Trion 150或東芝饑餓鯊TR150就是新版Q300.的馬甲款,拆解上看只有PCB的顏色不同
,PCB布局及料件編號完全一致
,他們原本就是一家人。

與新版Q300.完全一樣的TC58TEG7THLTA00
,東芝15nm制程TLC閃存
。

以上硬件上的對比其實就是為告訴大家
,現(xiàn)款的東芝Q300.與饑餓鯊TR150硬件一致。至于東芝Q300為何沒有和饑餓鯊一樣選擇更新型號名稱
,我想東芝可能考慮了命名的前后一致性
,但卻失去了洗刷老版Q300初期掉盤之名的機會。
與傳統(tǒng)上大家的認識不同
,新版Q300.在更換15nm制程閃存之后
,性能不降反升。我暫時沒有找到老版Q300做對比
,不過有幸借到一塊與之等同的OCZ Trion 100 240G
,下面請看對比測試:
OCZ Trion 100 240G(已停產(chǎn),等效同樣已經(jīng)停產(chǎn)的東芝老版Q300):SLC Cache容量約1.6GB
,SLC緩存外寫入速度約125MB/s。

新版Q300. 240G(Q300當前在售版本
,型號名稱中可見末尾的圓點句號):SLC Cache容量約3.5GB
,SLC緩存外寫入速度約175MB/s。

除了寫入緩存翻倍
、寫入速度增加這些外在表現(xiàn)之外
,PC Mark 8實際使用性能測試也表明當前的新版Q300.相比過去的老Q300有了不小的進步:
OCZ Trion 100 240G(已停產(chǎn),等效同樣已經(jīng)停產(chǎn)的東芝老版Q300):4901

新版Q300. 240G(Q300當前在售版本
,型號名稱中可見末尾的圓點句號):

東芝Q300雖然一直沒有更名
,卻早已換“芯”,掉盤王之名并不屬于它
,少一些誤會
,多一分認識。除了型號名稱結(jié)尾的圓點句號之外